社会越稳定,市场越繁荣,今年的元宵节,街上的人更多了,花灯也更多了,往年只逛不买的百姓,今年也舍得买一些零嘴,小吃。
薛家这一天,以百味楼的名义,安排了三十个小吃摊,几乎不赚钱的进行营业,名义自然是回馈新老客户。
薛玖喜欢这种国泰民安的时代,至少不用担心,身边随时爆发战争。
颇有传闻中,五六十年代的情景,百姓生活虽然不富裕,精神面貌却不错,对未来生活充满了希望。
有句话说得好好,生活就像龙卷风,打脸不要来得太快。
薛玖刚还觉得,已经进入国泰民安的时代,元宵节过后的第三天,幽州传来让人震惊的消息,燕郡王李艺起兵造反。
罗艺这家伙居然这个时候造反,也不知道他怎么想的。
才刚新年,就给李世民添堵,这就是自找死路吗。
“陛下自然是大发雷霆,已经让尉迟敬德与长孙无忌领兵,准备前去平叛。”薛收讲解道。
“他怎么会造反呢?要是不想活了,自挂东南枝岂不是更痛快,还不用拖累家人。”薛玖疑惑的问道。
“李艺此人,凶暴狡黠,自是固执,妒忌心很强,当年仗着前太子身份,多次给陛下难堪。估摸着是害怕了。”薛收分析道。
“怕秋后算账啊!那也不至于造反吧,即便陛下心里不满,也不至于要他的命。”薛玖摇摇头道。
“你是旁观者清,当事人则未必那么想,这人啊,就怕自己吓自己。”薛收笑着道。
“兄长不担心幽州战事?”
“呵呵!如果是以前自然担心,但是现在嘛!呵呵呵!
突厥去年吃了大亏,今年怎么可能又来惹事?单单是幽州,轻松就能镇压。你可知道为何?”薛收反问道。
“幽州苦寒,粮草需要朝廷供给,加上人心思定,陛下又得民心,这谋反自然难成。”薛玖只是略微思索就回答道。
后世人谁不知道,想要造反,首先得天下大乱,民不聊生,这就是先决条件,没有这两条,谁造反谁死。
“嗯,所以不用担心,过一段时间就恢复平静了。”
薛玖知道罗艺造反不成功,具体过程就不得而知了。
长安城这次居然没有受到多少影响,大家一如既往的过日子。
担心长安出现混乱,薛玖领着不良人亲自巡逻。
“不知道这次陛下会不会征召民兵?”
上次李世民觉得那句,全民皆兵很有气势,于是把征召的称呼为民兵,并且流传开了,百姓也觉得,民兵比民夫更好听。
“怎么可能,上次是突厥人,趁着有人叛乱,才打到了关中,这次只不过是幽州一个地方而已。”
“李艺也可能会勾结突厥啊!”
“呵呵呵!去年突厥才吃了大亏,他们不害怕吗?怎么敢来。”
“来了更好!上次我没有被选上,突厥人再来,我一定要上城头去做守卫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