曹昂率军兵临城下,并未急于攻城,而是派人送信入城,约城中主事之人出城一叙。蒯越、蔡瑁等降曹派欣然应允,而伊籍、向朗等主战派虽心中不满,却也无奈。
双方在城外一处空旷之地摆开阵势。曹昂一马当先,英姿飒爽。蒯越上前拱手道:“曹公子,如今曹操丞相势力如日中天,荆襄之地若归降,必能得到丞相庇佑,百姓也可免遭战火涂炭。”
曹昂还未开口,伊籍便怒目而视:“蒯异度,你身为荆襄士族,竟如此轻易便要归降曹贼,置荆襄百姓于不顾!曹贼名为汉相,实为汉贼,若荆襄归降,必为其所吞并!”
曹昂面色平静,朗声道:“伊先生此言差矣。我父曹操一心只为匡扶汉室,扫除奸佞。如今天下大乱,诸侯割据,百姓苦不堪言。若荆襄归降,我父定会以仁德治之,让百姓安居乐业。”
向朗冷笑一声:“曹公子口说无凭,曹操昔日屠城之事,天下皆知,又如何让人相信他会以仁德治荆襄?”
曹昂正色道:“昔日之事,乃因战事胶着,为震慑敌军,不得已而为之。如今局势不同,我父深知百姓疾苦,早已痛改前非。我曹昂在此立誓,若荆襄归降,我定保百姓平安,若有违背,天诛地灭!”
双方争论不休,气氛愈发紧张。就在此时,苏瑶突然开口:“诸位,如今孙刘联军对荆襄也是虎视眈眈。若荆襄不归降曹军,而是与刘备联合,待曹军退去,刘备又会如何对待荆襄?刘备以仁义自居,可他若得了荆襄,又怎会轻易放手?届时,荆襄必将陷入内乱,百姓依旧不得安宁。”
众人听了苏瑶的话,皆陷入沉思。蒯越趁机道:“苏姑娘所言极是,曹公子父子乃当世英雄,归降曹军,实乃明智之举。”
伊籍、向朗等人虽心中仍有不甘,但见大势已去,也只得无奈叹息。最终,襄阳城开城归降。曹昂入城后,秋毫无犯,开仓放粮,赈济百姓,荆襄百姓对曹军的态度也逐渐转变。
拿下襄阳后,曹昂将目光投向了江夏。江夏乃东吴水军重镇,若能攻克江夏,便可切断东吴与荆襄的水上联系,为日后征讨东吴奠定基础。
曹昂率水军抵达江夏,却遭遇了东吴水军的顽强抵抗。东吴水军在周瑜的调教下,训练有素,战船如飞,箭雨如蝗。曹军水军初战不利,损失惨重。
曹昂站在船头,看着江面上东吴水军的战船往来穿梭,心中忧虑:“东吴水军如此强大,我军若不改变战术,恐难取胜。”
苏瑶望着江面,若有所思:“曹公子,我曾听闻东吴水军善用火攻,但火攻需借助风势。这几日江面风力微弱,若我们能制造出强大的风力,或许可反用火攻之计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