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果然坐不住了。”林萧肃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。这条老狐狸,反应倒是在意料之中。
很快,老杜的身影出现在书房门口:“大人,刑部那边有动静了。刚收到线报,刑部库房的几名老吏,还有当年经手过花灯案的几名官员,正连夜在档案库里翻找卷宗,鬼鬼祟祟的,看样子像是在处理什么东西。”
“处理?”林萧肃轻笑一声,“怕是销毁和篡改吧。”
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。一潭死水,只有搅动起来,才能让藏在淤泥下的东西浮现出来。赵彦越是想掩盖,就越容易露出马脚。
“盯紧他们。”林萧肃睁开眼,眸中精光闪烁,“每一个接触过花灯案卷宗的人,无论官职高低,都给我派人死死盯住。他们见了谁,说了什么,做了什么,哪怕是去茅厕多待了一刻钟,我都要知道。”
“是!”老杜领命。
林萧肃再次闭上眼,眉心的【獬豸角】微微发烫,【洞察人心】的能力悄然发动,隔着遥远的距离,感应着赵彦此刻的情绪。
恐惧,极度的恐惧,如同潮水般将赵彦淹没。但这恐惧之中,似乎还夹杂着别的什么。不仅仅是对旧案败露、身败名裂的恐惧,更像是在害怕牵连出某个更可怕的存在,或是一个一旦暴露就会引发滔天巨祸的计划。
“有意思……”林萧肃心中暗忖,“看来这花灯案背后,牵扯的东西比我想象的还要深。赵彦,你到底在替谁掩盖?那个‘影子’,又在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?”
一纸复查旧案的公函,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,在京城官场,尤其是刑部内部,激起了层层涟漪。明面上,刑部上下对忠勇侯的要求毕恭毕敬,表示全力配合;暗地里,却已是暗流汹涌,一场围绕着十年前旧案的无声较量,正式拉开了序幕。
赵彦这条老狐狸,会使出怎样的手段来阻挠调查?他又能否成功掩盖住那早已腐烂发臭的秘密?
林萧肃对此,拭目以待。他布下的网,已经张开,只等着猎物自投罗网。
数日后,刑部那边总算有了回音。
并非尚书赵彦亲至,而是派了个须发皆白、腰背佝偻的老吏,颤巍巍地捧着一个蒙尘的木匣子,来到了锦衣卫南镇抚司。
老吏见了林萧肃,姿态放得极低,几乎要将头埋进胸口,声音也带着几分沙哑和恭敬:“侯爷,您要的花灯谜案卷宗和相关证物,下官……下官奉命送来了。”
林萧肃坐在主位上,目光平静地扫过那木匣子,又落在那老吏身上。匣子不大,看样子也装不了多少东西。
刘三刀上前接过木匣,打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