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你不是知道吗?去年黍米歉收,我们就多开了些地,今天再不换新奴隶回去干活,那些地就要变回荒地了。”
祝葵笑了一下。
“你以为我不知道那些种地的奴隶是累死的?”
大河族长慌了一下,又很快镇定下来。
他们族里又不是经常发生累死奴隶的事,和旁边的部落比起来,他们大河族对奴隶已经很好了。
不会无缘无故的打骂他们,吃的也能给个半饱,只是做的活多一些而已。
累死也不是他们的错啊!是那些奴隶年纪太大了,哪个部落不死奴隶?年年都死的!
知道是累死的怎么了?附近除了大河族,游商还能把奴隶放在哪?
等等,好像...
大河族长觉得哪里不对,想了一下才发现,他觉得游商的奴隶只能换给大河族,但现在大河族一个奴隶都换不到了。
这...
大河族长不知道是哪里出了错。
“你们族里的奴隶够多了,不要再开新地,开了也没人给你们种。”游商又喝了一口茶。
大河族长带着族人背着粮食返回了族中。
奴隶就是财产,不能增加新的奴隶,就代表不能增加新的财产。
族里几个精明的老人劝大河族长先不要冲动。
“听说那个叫季的孩子,从集市上拿回了两件白陶,你去要过来。”
“我们可以做出红陶,一样可以做出白陶。”一位大河族的老人很有自信。
“等我们做出了白陶,就可以重新和游商交换奴隶。”
老人们认为是白陶的出现,导致游商改变了态度。
大河族长厚着脸皮去和季把白陶要过来。
要到手以后研究了大半个月,也没研究出个名堂。
一个叫白陶一个叫红陶,就差一个字,做起来差别可太大了。
大河族的人陷入了误区,他们认为既然是叫陶,那肯定也是黏土做的。
压根没想过原材料不是一个东西。*
*
进山的队伍上山时背着空袋子,下山时,个个负重而行。
“这要不是跟着小巫医,都不知道山上有这么多好东西。”一群人嘻嘻哈哈的从山上下来。
卸了袋子一看,个个后背都湿透了。
贪心啊,一下子背了太多东西。
就这也没背完,山上还有很多不怕被鸟兽偷吃的东西就那么扔在地上,比如砍下来的水竹还有摘的一堆堆放在地上的桐子。
“你说这个桐子可以做灯油,哎呦,这满山的桐子要都做成灯油,咱们不是每家晚上都能点灯了?”
电灯没有发明之前,光源向来是珍贵的东西。很多平民都不舍得用油灯,天一黑就速速睡觉。
新灯油的出现,无疑让所有人都期待不已。